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5.html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据传,它可能是唐朝高僧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
一千多年了,它被保存了下来,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安西县博物馆存有复制品,与原品毫无二致。
它就是象牙佛。全世界有两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出,另一尊留存国外。造像时代待考,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4.3厘米,厚3.5厘米。造像分两片扣合,内刻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图,共刻人,12辆车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象普贤,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俱全,装饰美观。整个造像刻艺高超,刀法细腻,形制上表现了印度建陀罗艺术风格。
近代以来,为保护它,榆林窟先后有4位道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一位道长郭元亨也险些因此遭受灭顶之灾。
有个传说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千米处,属于敦煌研究院管辖之内。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这里处于古丝绸之路,在石宝城与锁阳城中间,属祁连山脉东麓,梦珂冰川的下游。又名万佛峡,峡谷内古榆参天,环境优美秀丽,是一处礼佛悟禅的好地方。
洞窟开凿于峡谷东西两崖上,现存43窟,其中东崖11窟,西崖32窟,分布面积平方米。洞窟形制为过洞式中心柱、过洞式覆斗顶、过洞式穹窿顶、过洞式人字坡顶四种形制,壁画总面积平方米。彩绘佛、道图铺,彩塑佛、道造像身。以壁画和题记判断,洞窟当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
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相似度高,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因此,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说,在艺术的造诣上有着完全不输于莫高窟的绚烂辉煌。
《西游记》中,唐玄奘西去取经,孙悟空除妖降魔、护送取经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榆林窟第3窟《唐僧取经图》将这个故事定格了下来:唐僧身披袈裟,站在水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他身后的那个人可能就是“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面对观音,他并不施礼,顽皮的不敬之态跃然画上,画家把猴子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幅图被很多人熟知,玄奘因此成了我们一路采访中惦念的名字。怀念历史有时是为了追寻一种岁月变迁的沧桑感,当向前的跳动掠过世事的尘烟,与某个只有在史籍里出现的人相见,就会有一种穿越的兴奋与激动,甚至可以是让人心潮起伏至落泪的感叹。
唐朝时,玉门关在今瓜州双塔水库一带,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双塔堡水库位于疏勒河中游,在瓜州县城东48公里处乱山子峡口,唐玄奘西去取经夜渡葫芦河、偷渡玉门关的历史传说,在这里广为流传。
另外,位于瓜州锁阳城镇的锁阳城遗址,唐时为瓜州郡治所在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垦区等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古代农田灌溉系统在其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被完好保存着,周围散见大量唐“开元通宝”等货币、瓷片、围棋子、砖瓦等,以及宋、元、明、清瓷器、陶器残片。城中有一座寺院叫塔尔寺,据说,玄奘当年就是在那里礼佛时,遇到西域胡人石磐陀(孙悟空),不但为玄奘弄来到了识途的老马,还陪玄奘一路西行。而玄奘能够走出玉门关,分明是得到了瓜州守城士兵的暗中相助,这些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玄奘取经返回到达瓜州时,感慨万千,他没有忘记当年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们,就将从印度带来的象牙佛留在了当地。从此,瓜州风调雨顺,连获丰收。
一路走来,总想在这个传说里能够收获玄奘的足迹,双塔水库的茫茫水域、锁阳城的残垣断壁以及榆林窟取经图,都不再寂静,对于我们而言更像心跳伴随体温。象牙佛的故事因此如同穿过幽暗历史隧道时,晃动在那一端的一束可以看见的光,始终都能把思绪照亮。
一段历史
即使到了今天,从甘肃瓜州至新疆哈密仍然是个遥远的距离,但在这个遥远的距离上,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文化的传播,就像丝绸之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永恒概念。大唐过后,宋王朝的势力并不能延伸至今新疆地区,西夏在河西走廊的存在,成为中原与内地阻隔。明朝时,今哈密地区为明廷与蒙古瓦剌、吐鲁番三派势力的交界,为兵家多争之地。哈密之争即是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在新疆哈密市的争夺战争。明朝后期,哈密由吐鲁番(东察合台汗国)最终占领。其后,丝绸之路逐渐没落了下来。
当年,明朝在嘉峪关以西(今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东部)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哈密卫是明廷设在关外、距离京师最远的一个卫,也是“关西七卫”中政权最不稳固、当地民众内迁寄住最频繁的一个卫。年,明廷宣布放弃哈密,随后又放弃了敦煌与嘉峪关,在明廷的“闭关”之后,敦煌瓜州一带先是被西域吐鲁番占领。直到清代康熙五十七年()平定新疆、雍正元年()在敦煌设沙州所之后,中原王朝才再次恢复了对这一区域的管辖和治理。
其后,居住在哈密、吐鲁番的维吾尔族穆斯林有过一段向清政府申请内迁“寄住”的历史,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仅在年,被迁入瓜州的就有人。清政府对这些人的到来非常重视,当地官员在瓜州城西南专门修建了5座城堡,供其居住。5座城堡依次取名头堡、二堡、三堡、四堡和五堡,俗称“回民五堡”或“瓜州五堡”。不但提供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还向这些人提供铁锅、水桶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免税政策。直到年,清军彻底平定准噶尔割据政权,天山南北从此安定下来,这些人才结束了在瓜州长达23年的“寄住”生活,于第二年9月返回吐鲁番。
丝绸之路的没落以及类似于此的迁徙,也伴随着伊斯兰教东进入关的历程,而这也导致了曾经在这一区域内很是繁荣的佛教的衰弱,期间有很多洞窟、寺院被关闭,香火不再继续。大约是在清朝雍正四年()前后,榆林窟住持道士吴根栋清理一个洞窟的积沙时,在角落里发现了象牙佛。显然,它是被先人藏起来的,用黄绸包裹着,里面是一尊晶莹透亮如美玉一般的造像。吴根栋欣喜不已,将它供奉在了榆林窟。从那以后,榆林窟的香火大盛,人们献来的牛羊成群。道士们将这些牛羊集中起来管理、放牧,还引来榆林河水,开垦良田,使曾经没落的榆林窟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洞窟,因为供奉了来自佛国的传世珍宝,使得香客络绎不绝。榆林窟的住持道士们开始精心守护象牙佛,并且代代相传。
四位道士
清朝末年,战乱四起,象牙佛传到了一个叫杨元道长的手上。他深深感到,如果在这种时候,还将象牙佛供于榆林窟已经不是十分安全,便将象牙佛藏了起来。土匪们闻风而来,逼迫杨元交出象牙佛,杨元拒绝。土匪们将杨元捆绑了起来,通过烤香包(将成包的香点燃,放在人的后背上烧烤)、割肉等方式,想要使杨元屈服,杨元宁死不屈,土匪们感到无望,最终杀死杨元一走了之。由此,杨元成了第一个为象牙佛献出生命的道长,他惨死后,弟子严教荣继任住持,象牙佛却下落不明,成了榆林窟们的一块心病。
年,严教荣多方打听,终于打听到了象牙佛的消息——被金塔县塔院寺收藏。原来,在土匪到来之前,杨元就让自己的师兄李教宽将象牙佛带出了榆林窟。李教宽无地可去,只好回到自己的老家金塔县休养。去世前,李教宽觉得象牙佛留在自己身边不太保险,就将它送到塔院寺保管。这一晃就是40多年时间,象牙佛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年,严教荣前往金塔请佛,象牙佛再次回到了榆林窟。
和杨元一样,严教荣也不敢在大殿供奉象牙佛,也把它悄悄藏在了一个隐密之所,日夜守护。同样,土匪们很快听说了此事,几年后的榆林窟再遭洗劫。为保护象牙佛,严教荣和另外一个小道士被土匪残忍杀害。他们成了第二个和第三个为保护象牙佛献出生命的道士。土匪们因为得不到象牙佛,临走前放了一把火,将榆林窟一屋子经书统统焚毁。
严教荣被杀后,象牙佛的下落又成了无人知晓的秘密。年,一个叫郭元亨的青年为躲避马家军抓壮丁,从甘肃省高台县一路西逃来到了酒泉,在安西县踏实乡蘑菇台子落下了脚。随后,郭元亨投奔了榆林窟马荣贵道长,出家当了道士。
贫苦出身的郭元亨很是勤奋,不怕吃苦,每日早起晚睡,洒扫庭院,服侍师父。这让马荣贵很是感动,在进入大殿烧香时,总会带上郭元亨。
郭元亨站在马荣贵的身旁,看到马荣贵总会凝视佛像一侧的彩塑龙口很久,才肯离去,而每次离去时,马荣贵总想对他说点什么,却一起没有开口。
终于,在某一天里,马荣贵把郭元亨叫到河边,面对河水站立良久,才神情庄重地告诉了郭元亨象牙佛的秘密:“你也许听说了,在咱榆林窟有样宝贝,是历代长老传下来的圣物,有好几位道长都为它献出生命……”
郭元亨看着马荣贵,不知道怎么办。
马荣贵接着说:“现在,我告诉你,它就藏在大殿的龙口中……”
郭元亨被这个突如其来的秘密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马荣贵嘱咐他:“我老了,把它交给你,你一定要记住,除非到了太平盛世,它才能出世,否则,它决不能出世!”
原来,严教荣在被杀前,就将象牙佛的秘密告诉了马荣贵,而马荣贵多年来一直默默地保守着这个秘密、默默地守护着象牙佛。
在将象牙佛托付于郭元亨后,马荣贵出门化缘,途中遭遇土匪,当得知马荣贵是榆林窟的道长后,土匪们就盘问起象牙佛的事情来。马荣贵知道自己躲不过土匪的魔掌,悲情地纵身一跃,跳崖自尽,成为第四位为象牙佛献出生命的道士。
多次劫难
马荣贵跳崖大约是年的事情。师父没了,郭元亨感到即使把象牙佛放在榆林窟也不太安全了,于是,他从龙口里取出象牙佛,将它藏在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年4月20日,榆林窟来了蘑菇台子来了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他们就是刚刚突破马家军重重围堵的红军西路军左支队。郭元亨不由紧张了起来,敏感地认为这支军队或许是冲着象牙佛来的,但经过短暂接触后,他悬着的心却放了下来——西路军纪严明,待人也很和气,只是希望他能接济些粮食和油料。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在以前的文章里讲过,郭元亨倾家荡产接济红军——他和徒弟送来面粉多斤,小麦2石4斗(约折合市斤),黄米6斗(约折合市斤),胡麻油30斤。又赶来两头黄牛、20只羊、一匹马,以及用马驮来的4口袋硝盐——这些物品是道观多年的积蓄。
红军走后,马家军尾随而来,将郭元亨抓到酒泉,称他与红军串通,逼他交出象牙佛。郭元亨想起师父的叮嘱,一口咬定自己没有见过象牙佛,不知象牙佛是个什么东西。不论怎么拷打,他都是这句话,还说自己连象牙佛的事听都没听说过。马家军不相信,在拷打他的同时,派兵推倒舍得塔,铲掉壁画,砸碎佛像……将榆林窟“翻”了个遍。
被打得半死,马家军见郭元亨已无价值,就将他丢在了大街上。乡亲们看着奄奄一息的他,都觉得他没有救了,但他的朋友梁克仁大夫却坚持用土方子治好了他的伤,而后,他回到榆林窟继续做住持道长。但是,象牙佛并没有因此平静。后来,又有一伙匪徒来到榆林窟,扒光了郭元亨的衣服,把沾上清油的棉花贴在他身上点着了烧,逼迫他交出象牙佛。和在马家军面前一样,他还是那句话:没听说过,也没见过。
土匪们不甘心,杀掉郭元亨的一个徒弟才离去。郭元亨被烧得遍体是伤,伤口化脓腐烂生蛆,虽经好友用民间土方洗伤杀蛆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后背肌肉大部僵死,左臂肌肉萎缩残疾。
年5月,张大千在甘肃书法家范振绪的陪同下,带着家眷与学生来到敦煌临摹壁画,期间,张大千先后三次来到榆林窟,在榆林窟工作了一个多月时间,临摹到60多幅原大壁画。这时的郭元亨少不了与张大千接触,但当张大千问起象牙佛,他还是那句话:没见过。
年冬,一位叫刘永宽的地方权势人物,策划了一场抓捕郭元亨逼抢象牙佛的阴谋,虽因消息走漏并没有抓到郭元亨,后经他人从中说情斡旋,才平息此事。郭元亨又躲过了一场灾难……历尽风险,一位道长就这样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象牙佛这一稀世珍宝。
年春,郭元亨见到人们期盼的太平盛世终于来了,就拿出了象牙佛——当年,他将它装入一个铁匣子,秘密藏在榆林窟附近山崖上一个废弃的老鹰洞里。从年师父马荣贵纵身跳崖至此已经20多年,那个年轻、健康的道人此刻已是身体残疾、满头花发,胡须抖动在阳光里,手捧象牙佛,泪流成河地说出了这样几个字:该出世了。随后,他把象牙佛交给了国家。
年,象牙佛移交给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年移交给甘肃省博物馆,年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今天,象牙佛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郭元亨老人因救助过红军,也因为捐献文物的义举,被敦煌文物研究所聘请为榆林窟文物管理负责人。此后,还享受到了副部级的待遇。年去世。
象牙佛,出世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古代中印宗教文化交流的罕见物证,经历多年的历史传承,历史已在此不仅是个故事,还被融入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写满了人间的正义与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