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年跻身全国领军行列,这家医疗集团是怎么 [复制链接]

1#

随着国家防疫“新十条”的发布与“乙类乙管”政策的出台,新冠疫情的“冰山”逐步松动,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全国医疗资源严阵以待、压力倍增。为保障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医院不分昼夜投入到此次健康保卫战中。除了救治能力最医院外,具备较强重症收治能力,配置ICU、HDU及高压氧治疗中心,具备专业的呼吸与重症康医院也站到了第一线,为老年、重症、呼吸等各类患者的收治贡献力量。作为全国颇具规模的康复医疗集团,在人口老龄化叠加新冠疫情的新形势下,曾一度似乎有些沉默低调的顾连医疗正逐步走向台前。

据了解,12月以来,顾连医疗分布于成都、绵阳、杭州、宁波、金华、长沙、医院,医务人员全员奋战一线,ICU、HDU病房迅速达到峰值。除了尽力保障收治外,顾连旗下机构在多个城市医院紧密联动,延伸救治渠道、拓展救治病区。面对新冠,顾连正以社会办康复医疗集团的身份投入到这次的医疗保卫战中,全力保障应收尽收,优先救治老年患者,助力重症后的康复治疗。

能够具备这样的保障能力,与顾连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今年5月,华中地区医院在内的5家医院同时加入顾连;历经4年时间筹备与打造,顾连与成都天投集团合作项目天府新区康养医学中心(下设成都天府医院、成都天府新医院)即将竣工投用,标志着四川首个“医院+医院”医养综合体将正式亮相;前不久,成都顾连天辰医院已正式开业,帮助顾连医疗填补了成都市城西、城北区域布局的空白,完成了主城区康复服务的全域覆盖。

△天府新区康养医学中心

时至今日,顾连医疗已成长为一家业务覆盖全国各大主要区域的全国性综合康复医疗集团,其机构数量、床位规模、收入量级、康复医疗保障能力也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成都顾连天辰医院

一家创立仅8年的社会办康复医疗集团,如何快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驱动顾连前进的引擎,又是怎样运转的?为了寻找这一答案,最近我们走医院,并和新风天域联合创始人兼CEO、顾连医疗董事长吴启楠,顾连医疗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徐宸、袁帅,以及多位顾连员工聊了聊。

从0到行业领先

8年前,国内康复医疗行业方兴未艾。顾连医疗于年初在上海创立,随后获得新风天域10亿元战略投资,成为新风天域集团成员企业。

年12月,顾连首家儿童康复诊疗中心“芒果儿童健康中心”在成都投入运营。年,成都老年康疗院加入顾连,并在后续几年接连完成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并通过成都市重点专科验收。年初,顾连投建的西南医院——医院正式运营。年底,绵阳顾连医院启动试运营,成为川北首家提供重症康复、功能康复与老年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机构。年,旗下儿童康复板块正式更名为“顾连芒果”并启动全国拓展,第五家中心4月在重庆投入运营。

△成都锦江顾连锦宸芒果诊所

扎根成都、深耕西南的同时,顾连于年正式挺进华东,并于年正式全面医院、医院医院运营管理,通过投入硬件、升级设备、医院的康复医疗专业能力。同一时期,顾连还在浙江金华新建并投用了以重症康复为特色的医院,并配置了当地规模最大的高压氧舱群。年1月,医院加入集团并带来了数十名全职康复临床专家与管理人才;依托海曙顾连,位于宁波的新建医院也同步启动了筹建工作。年底,温州、医院项目相继启动。

年5月,顾连继续向华中地区拓展,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加入集团。如今,通过向华中地区的战略拓展,顾连医疗正式形成西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标志着顾连医疗全国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此前一直低调发展的顾连医疗,正在迅速崛起,跻身国内康复医疗领域的领军行列。

△医院

毕马威年发布的一份康复医疗行业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康复医疗正在加速发展,但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在大众康复意识、康复医学人才供给、康复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

市场缺口亟待填补,国家最新政策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在知名康复医学专家、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看来,康复医疗行业前景可观,顾连这样大手笔投入,“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业务体量的“雪球”滚大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快速变现的资本游戏,然而这并非新风天域与顾连医疗的想法,在他们眼里,规模甚至不是第一位的。在创业初期,两个年轻人曾一起定下一个既简单又颇具难度的目标——“希望能建设一家我们想象中‘完美’医院,让功能障碍患者不再无处可去”。这与新风天域集团一以贯之的战略指引不谋而合:高质量发展。而什么才是“完美”医院呢?

据了解,每年徐宸和袁帅都会给全体员工发一封公开信,讲述过去一年的所得所获、所感所悟,以此勉励全体员工携手向前。去年的公开信里,徐宸、袁帅用“回归初心,义无反顾”进行了总结;而在今年的信中,以“持续提升,用心康复”为题,两篇公开信最突出的关键词,都是“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全国一体化管理医院集团,顾连医疗正努力推动服务的标准化和同质化,同医院——如今年刚加入集团的湘雅博爱——的优质资源,开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夯实区域战略布局,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让患者“躺着进来,站着出去”

姜麟波是医院的神经与重症康复科主任,也是成都市卫健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康复质控专家,他对4年前接诊的一位高龄患者还记忆犹新。

年5月初,90多岁的何婆婆入院时,情况非常不乐观:因为摔倒导致的股骨颈骨折,她已经卧床半年,肌肉萎缩;兼之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意识模糊,仅靠呼吸机维持。

股骨颈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很多老人因此长期卧床,然后不可避免地发展到何婆婆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存活期就剩几个月。”

但是3个多月后,何婆婆不仅成功脱离了呼吸机,还能借助器械下床行走。“我都没想到她能恢复得这么好!”姜麟波说。

“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重症患者,康复时稍不注意的话,就会使病情再次加重,康复难度较大。”她能够“躺着进来,站着出去”,顾连医疗借鉴国际理念探索出的一整套重症康复流程功不可没。

据了解,顾连组建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中医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医生团队,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期望,开展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及康复评估。同时,强调多专业合作,搭建康复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营养师、护士、康复工程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10个跨专业团队,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10对1”个体化服务。

各学科不同专业的团队,如何围绕患者需求,聚焦目标预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每个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治疗师就会进行康复评定。48小时内,就会召开第一场康复评估会,临床医生、康复医生、治疗师、护士等团队集中起来,一起对病情进行阐述分析,然后结合患者及家属预期,确定要恢复的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医院业务负责人告诉八点健闻。

△顾连康复评估会

高频次的康复评估会,正是顾连医疗的一大特色。

康复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临床医生和治疗师之间、治疗师和治疗师之间经常发生分歧。医生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