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国房地产调控目标被说成是"降低房价",为此实行了一系列的"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政策。但是我国商品房市场整体旺盛,房改二十多年来房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越打压越上涨。越上涨就越让调控者着急,就要变本加厉地"打压房价"。
正因为打压房价政策并没有真的造成过房价下跌,人们"打狼不怕被狼咬",斗争意志愈加亢奋。要求"房价下降"成为社会舆论的口头禅,"限购政策"成为调控政策的杀手锏。谁都没有去想想,如果狼真的来了会怎么办?如果房价真的下降了会怎么样?
去年下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初显疲态。一些城市刚刚出现房价小幅下跌,随即就出现了市场萎缩、购房预期迅速滑落的局面。上半年还火爆的土地市场,下半年突然遇冷,土地流拍造成地方财政困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年底作出的判断是:"我国经济面对需求收缩、供给扩张、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房地产低迷要在九个月左右传递到相关产业。果然到今年1-5月"灰犀牛"如期而至,楼市萎缩牵连到整个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中国初尝房价下跌苦果,才发现他们盼望的"房价下跌"不是福而是祸。
专家们不是一再说:"房价下降有利于繁荣经济"、"房价下降有利于低收入家庭买房"吗?人们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忽悠太久。一旦真的房价下跌,才能让人们看清楚,不仅根本不是专家们说的那么回事,而且情况恰恰适得其反。
一、香港房价下降六年的前车之鉴
我国内地最近刚刚出现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就发现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回归后曾从年到年,在长达六年时间里房价下跌,总体跌掉了近70%,给香港带来了巨大损害。其中的深刻教训不应当被我们忘记。
香港在回归之前的两年中,房价猛涨了一倍,那是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有信心的表现。彼时的香港媒体普遍呼吁"房价下降",他们说,"只有房价下降才能让香港经济更加繁荣"、"只有房价下降才能让低收入者买得起房"!在香港特区政府工作的前朝官员们,他们过去习惯于听命于英国政府,突然英国人撤走了,中央政府又不派人来,出现前所未有的"港人治港",让他们不知道该听谁的,于是就跟随着媒体的呼声走。
香港特区政府搬出了前些年港英政府制定的"八万五千套"计划,要通过大规模供应土地、大规模建设保障房与商品房,试图以此来抑制香港房价过快上涨。却没有想到"八万五千套"政策刚刚推出,香港就遭遇到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从此房价节节下滑,表示香港房价的"中原指数"从年的%一路下跌到仅剩31.8%。让香港经济遭遇巨大困难。
香港媒体所说的"房价下降可以增加香港竞争力",本意是说香港办公楼租金低了,就会有更多机构来香港租房办公,带动香港经济。却没有想到房价下跌会造成经济低迷,公司纷纷关闭破产,办公楼反而更租不出去。香港媒体所说"房价下降就可以让低收入家庭买房"更是不现实,经济低迷让很多普通市民失业,生活面临困难,更不要说去买房了。房价下跌让有房家庭资产损失惨重,平均每位业主损失万元,17万家庭成为"负资产家庭"。香港媒体唱衰楼市长达四年之久,直到媒体业务萎缩、媒体人大批失业,香港媒体才改变了唱衰楼市的做法。那时香港曾经出现两次50万人大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防止房价继续下跌,尽快恢复经济稳定。
本人有幸亲身参与了促进香港经济恢复的全过程。那是在年初我与董建华特首见面,表达了我要以中房集团公司名义,组织资金来香港购买一批房产。董建华特首非常支持我的这一想法,他说"那你们就首先要来买香港的居屋"!"居屋"是香港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建的产权型保障房,那时刚刚建了两万五千套,就压得香港楼市喘不过气来。在此后半年里,我与香港政府部门负责人唐英年、孙明扬等人秘密商谈。到了当年九月份,敏感的香港媒体得到了消息,他们一拥而上发表了多篇报导,把"中房到香港买居屋"的消息迅速炒成一个舆论热点。媒体报道的大标题分别是《中央买起两万套居屋,楼市有救》、《中房拟亿买起二万套居屋》、《中国最大房产集团来港"投石问路",中房拟收购二万套居屋作旅舍》、《孟晓苏来港晤唐英年孙明扬,中房研究居屋改度假屋》、《购居屋、有得斟,中房董事长月中来港》、《中房效应媲美"个人游"》、《中资为解决居屋包袱创造契机》,等等。媒体报道的效应非常明显。从报道"中房买居屋"后的第三天开始,香港楼市出现了强烈的反弹,首先是新盘成交猛增了三倍。就从那个星期开始,持续六年下跌的香港房价转跌为升。香港社会纷纷赞扬说这是"中央救市",实际上是香港媒体以"中房买居屋"为契机,帮助香港居民恢复了楼市信心。
董建华特首非常感谢我对香港政府的帮助,我的作为也受到领导的表扬。董建华先生后来回顾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他感慨地说:"什么价格都能跌,房价是跌不起的"!这是执政者从惨重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房地产是信心经济,香港房价下跌影响到居民信心,进入到"房价下降—预期不良—需求收缩—经济低迷—失业增加—房价再下降"的恶性循环,让香港特区政府在应对东南亚金融风暴面前雪上加霜。而香港政府又顾忌到当时媒体的说法,长期不敢推出"救楼市"政策。直到香港媒体停止唱衰楼市之后,港府仍然拿不出救市良策。最终还是通过香港媒体炒作"央企来香港买房"的信息,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房价重新恢复上涨,才止住了楼市继续下滑,帮助香港市民恢复了信心。
香港这段历史殷鉴不远,值得我国内地各地记取。
二、美国房价周期性跌落的经验教训
我26年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与我同办公室的比尔威顿教授就是研究美国房地产周期的专家。我从美国学到的房地产理论被用于成功指导中国房改。美国房地产走势呈周期性变化,18年为一个周期,其周期性波动的时间点都相当准确。近五十年三次从峰值下跌的拐点分别是年、年和8年,跌至谷底再转入复苏轨道。细看这三个周期的峰值与谷底,相距都正好是18年,实践验证了美国房地产周期理论的准确性。
房地产周期性起伏对于美国经济影响很大。人们都看到了美国经济大约十几年就会遭遇一场大的危机,还把它们误当成是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年房价下跌带来经济下滑,被说成是"石油危机造成的";年房价下跌造成经济萎缩,被说成是前苏联解体后"美国军火工业萎缩造成的";8年房价下跌造成经济突然断裂,被说成是"雷曼破产、两房倒闭造成的"。其实都是美国房地产运行到了周期性下行的时期,房价下跌影响到居民信心,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的。美国出现的也是"房价下降—预期不良—需求收缩—经济低迷—失业增加—房价再下降"的恶性循环。
美国房地产周期对于美国政治与外交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甚至能在总统选举中左右选情。老布什总统是业绩突出却仅任职一届的倒霉蛋,他在任期间赶上年美国房地产下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军火工业垮塌"仅是一个次要原因。他的继任者克林顿总统在八年任期中,房地产从复苏步入上升周期,经济恢复增长,一举还清国债,轻松获得成功。小布什总统也受房地产牵累,在任期间遭遇8年美国房地产再次下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其中"雷曼破产"与"两房倒闭"都是美国房价下跌引发的。奥巴马总统则巧逢年以来房地产上涨周期,美国经济强势复苏,在经济高涨中完成八年任期。两届共和党总统遭厄运,被民主党说成是"共和党无能";共和党的特朗普则把它说成是"布什家族厄运"。其实都不是那么回事,不是党派与个人能力的差异,而是美国房地产周期规律使然。
美国房地产现在发展势头正猛,从年进入增长周期以来,持续10年仍然涨势良好。所以面对新冠疫情汹涌来袭,美国经济仍然增长强劲。美国政府也在努力维护着节节上涨的楼市,用楼市价格吸纳无上限超发的美元货币,不断垒高未来将断裂的水坝。美国下一次房地产下跌将什么时候到来呢?根据18年一轮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下次房地产的拐点将会出现在年。在这之前都是上涨期,拉动经济继续攀高,然后出现断裂型下滑。从美国总统换届选举的时间表看,下次大选是在年,年1月新总统就职。那时不管两党如何争功,当选的下届美国总统都将会在任内踩中房地产周期性下跌的地雷,成为给美国经济带来厄运的灾星。
我希望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房地产的确是经济学中的一门学问,需要用科学态度来分析对待,而不能迎合非理性的炒作。还可以看出,房价长期与大幅下跌,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有趣的是,美国政府不仅在悉心呵护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没有出台过任何"打压房地产过热"的政策,而且还多次表示对中国楼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