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传导至卵圆窗、内耳淋巴液和基底膜振动、耳蜗螺旋器毛细胞与盖膜相对位置的改变、毛细胞感受器电位、听觉神经纤维上传冲动的变化、听觉中枢、听觉。
①声波→耳廓→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分析)。
②声波→外耳道→中耳鼓室内的空气→蜗窗→鼓阶的外淋巴→蜗管的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③声波→骨迷路→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毛细胞→神经冲动→蜗神经→脑。
起跑时神经支配骨骼肌运动的途径?
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兴奋是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完成的,要经历电--化学--电的变化过程。具体机制如下:
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上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从细胞外顺电--化学梯度内流,Ca2+使轴浆中的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囊泡中储存的Ach以量子释放的形式倾囊释放,Ach通过接头间隙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终板膜上Na+、K+通道开放,允许Na+、K+通过,但以Na+内流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闽电位水平时,肌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传遍整个肌膜,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释放到接头间隙中的Ach很快被存在于接头间隙和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去作用,以保证一次神经冲动仅引起肌细胞兴奋一次。
注:图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