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情况不注意,小心患上扁平足,走路 [复制链接]

1#

本文作者:俞志涛医生

扁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足弓常常在儿童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以是儿童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导致足弓塌陷造成的。

1

这些情况不注意,也能导致扁平足

1.疲劳或慢性劳损

有些尚未完全的青少年,足部虽无先天或后天异常,但因营养或休息不足,站立时间过久或负重过多,足部韧带和肌肉逐渐发生慢性劳损和萎缩,最后则形成平足。

2.其他疾病

如外伤(骨折、压伤)、肌肉麻痹(小儿麻痹)、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能产生扁平足,且症状比较严重。

体重超重、怀孕、卧床过久骤然离床行走过多等,偶尔也可引起平足。

2

患上扁平足可能出现这6个症状

1.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内侧(后足后内侧疼痛),且于长期站立或行走后加剧,且常可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现象。

偶尔疼痛也可位于踝关节外侧外踝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继而腓骨与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2.肿胀

疼痛关节外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

3.步态异常

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行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字步态。

4.疼痛及异常的步态

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如因患足的过度外翻及内旋,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等,继而可能引发膝、髋、下背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个别患者可能以下背痛为惟一的症状。

5.严重的平足畸形

可见足踝部其他关节受累,如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的柔韧性降低甚至僵硬。

6.平足症

可同时伴发有跖筋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等。

3

一张纸帮你鉴定扁平足

把脚底涂上颜色或沾湿,踩在白纸上查看足印。对于4~13岁孩子,建议请医生具体判断是否有扁平足,以及扁平足的轻重程度。

4

治疗扁平足——非手术疗法

1)疼痛较严重的急性期应休息。

2)主动做肌肉锻炼。

特别适用于青少年松弛型扁平足。主要是加强胫前肌、胫后肌和足内肌的肌力练习。若膝骨长肌及韧带已高度挛缩,应同时作被动足内翻练习。

3)在行走时,穿足底和足跟内侧加高0.3-0.6厘米的鞋,即托马氏后跟,以矫正足跟外翻,常能减轻症状或延缓病情发展。

4)穿用特制的平足垫或矫形鞋,用以维持正常足弓,矫正畸形。

5

治疗扁平足——手术疗法

可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手术p>1)对先天性扁平足,可施行关节外距下关节垫起术,其方法是在距骨下关节外侧嵌人一骨块,以矫正足外翻。

2)对已发生外伤性关节炎或保守治疗无效,有顽固性疼痛的陈旧性扁平足,可采用距下三关节固定术,方法是将跟舟、跟距及跟骰关节截骨融合,以期矫正跟骨外翻及恢复正常承重功能。

3)若为肌肉麻痹、先天性畸形或足骨骨折后引起的扁平足,可适当选用肌腔移植术或三关节固定术。

6

教你4招预防扁平足

1.加强体育锻炼

多做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远、跳橡皮筋、足尖舞蹈动作及爬肋木等运动,使足部肌肉、韧带得到锻炼。

有阳性家族史者,从幼年起即应锻炼足底部肌肉,并穿用特制平足矫形鞋或矫形鞋垫。

在沙滩或沙地上锻炼,最为适宜。锻炼时,嘱患者屈曲足趾,足底外缘着地步行4-5分钟,每日二次。

2.不宜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要安排中间休息,实验室应设有供学生坐的凳子或椅子。

3.参加劳动要适当

年龄太小、体质衰弱、病愈后不久者不宜参加劳动。

负重量不宜过大,一般认为一人负重不宜超过本人体重的1/3,两人共同搬抬一物,重量不宜超过两人体重和的l/3。

4.穿着鞋子要适宜

合适的鞋子可以保持足部正确的姿势,有利加强足部支持体重的力量,免受扭伤。

鞋子大小要合适,头部稍宽些,使足尖有活动的余地;鞋帮要略硬些,以保护内弓,使跟骨不致外翻;鞋跟要有一定高度(1.5-2.0厘米),使体重向前倾担一些,可减少跟骨负重量。

具体疾病问题找专业医生帮忙看??????1.本文作者为俞志涛医生(主任医师医院小儿骨科),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2.俞志涛医生专业擅长:主攻儿童肢体畸形,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等;脑瘫、斜颈、儿童骨折、O型腿、X型腿等小儿骨科疾病的诊治。

3.文中未标注图片均来自:r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