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一直被叫做“寂静的疾病”因为初期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等到了病情发展期,人们才能有所察觉。
这种疾病,最容易找上老年群体,发病率与年纪息息相关。截止至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症的概率就高达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老人中,就有四个骨质疏松症患者。
作为一种防范大于治疗的疾病,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缺少认知,这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状逐步加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02
骨质疏松的四个错误认知
1骨质疏松是小病
有不少人都觉得人老了,身体机能退化,骨骼自然也变得“脆弱”起来。就算没有骨质疏松也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骨质疏松算小病,不用大费周章地去治疗。
但是骨质疏松不仅仅会导致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放任不管,早期会出现弯腰驼背、腰腿疼痛等情况,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脊柱压缩变形,严重的更是会因为摔倒而致残、致死。
所以骨质疏松不是小病,一旦发现,一定要积极地就医治疗。
2骨质疏松没有症状就不用担心?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骨质疏松没出现症状就没事,不用太在意,殊不知,被称为“寂静疾病”的骨质疏松,早期无症状时,坐视不管,更容易加剧后期病症。
还有人对骨质疏松警惕心不够,总觉得自己上了年纪腰腿疼痛是正常的,不会是骨质疏松,也会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体检,定期检查骨密度,根据医生的建议,对已有病情加强控制,若没有,也要加强防范。
3骨质疏松补钙就行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中的钙质流失的很快,确实是需要补钙,但治疗骨质疏松不能仅依靠补钙,同时还要适量的同步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同时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有所调整。
4老人骨质疏松不能运动,会骨折
因为骨质疏松会增加跌倒骨折的风险,所以很多骨质疏松的老人都不敢外出运动。
其实运动不仅不会加剧骨质增生的情况,还可以帮助患者减少骨量和钙质的流失,缓解病情,所以骨质疏松患者也要多运动。
02
哪些运动可以缓解骨质疏松
运动对于骨质增生不仅有预防效果,还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多去参加户外运动,阳光可以使机体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以促进对钙质的吸收,那么我们具体应该选择哪些运动呢?
1八段锦、太极拳
八段锦和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传统健身运动,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增强骨质,锻炼平衡,减少摔倒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
骨质疏松患者在尝试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时,可以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使血脉流通,关节流利,气机调畅。
2力量练习
力量练习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减少肌肉的流失,所以骨质疏松患者可以经常练习举哑铃。
不仅可以加强手臂和脊柱肌肉的力量,还能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
3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可以选择慢跑、快走、骑车等运动,训练心肺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刺激骨形和抑制骨吸收,增强背部、臀部、腿部的肌肉力量,让骨骼能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
不过老年人在运动时,由于年龄限制原因,最好是带上护具,并且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过量运动。
看完本文,您还有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推荐吗,欢迎评论区推荐哦!
更多健康资讯,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