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而导致骨质萎缩缺少的一种病证。本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由于内分泌失调、骨骼废用、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等引起,多见于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以自发性骨痛及骨压痛,身体短缩,脊柱后凸畸形为主,X线表现为脊柱、骨盆及股骨上端等处骨质疏松明显,脊椎可呈鱼椎畸形,多为病理压缩骨折,脊柱呈后凸畸形。
↓《民间方1.》↓
北芪*参龙凤汤
北芪、*参各克,陈皮1块,蛇肉克,嫩鸡1只,生姜2片,红枣4颗,盐少许,冷水适量
1.将嫩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蛇肉、北芪、*参、陈皮、生姜、红枣洗净;红枣去核。
2.瓦煲内加冷水,用文火煮开水,加入材料,改用中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补气养血,强筋健骨。适合于劳损、风眩、心烦、骨折、骨质疏松等症患者服用。
伤风感冒初起不宜饮用。
↓《民间方2.》↓
鲜红椒鱿鱼羹
鲜红椒15克,干鱿鱼克,鸡脯肉克,盐2克,味精1.5克,胡椒粉1克料酒6克,食碱3克,鸡油15克,高汤克。
1.鲜红椒洗净,控干水分,切段;鸡脯肉剁成泥。
2.干鱿鱼放入温水中泡1小时,去头尾,切成极薄的片,放入盆内,用热水洗净,然后用食碱拌匀,放入开水,焖泡至水温不烫手时,水倒出一半,再倒入滚开水盖上焖泡,如此重复3-4次,使鱿鱼颜色发白,透明,质软,泡入冷水内。
3.炒锅上火,加入高汤煮沸,鸡泥用汤冲入锅内,待鸡泥凝固,用小眼漏勺捞出鸡泥。倒入鱿鱼片浸3分钟后滗去汤,再重复操作一次,将鱿鱼片盛入汤碗中。
4.汤内加入料酒、盐、胡椒粉、味精,撇去浮沫,倒亼鲜红椒段,淋上鸡油盛入汤碗内即可。
补脾开胃,利水祛湿,可用于辅助治疗腰膝酸软、气血不足、骨质疏松等症
↓《民间方3.》↓
山药半夏粥
生山药、半夏各30克,白糖适量,冷水适量。
1.将半夏用温水(20℃)淘洗3次,去矾味,倒入锅内,置文火上煎熬,取汁2杯;生山药研成细末,然后将半夏汁倒入山药粉中,拌匀。
2.将拌匀的山药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文火上熬煮2-3分钟即成。
补血填精,强壮筋骨,预防骨质疏松。
↓《民间方4.》↓
桑寄生猪棒骨汤
猪棒骨克,接骨木、杜仲各25克,当归20克,桑寄生30克,盐少许,冷水适量。
1.猪棒骨洗净,敲破,放入水锅中先煮。
2.汤煮沸后放入接骨木、杜仲、当归、桑寄生,小火煮2-3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
喝汤吃肉,隔日1剂。
补血生髓、强筋壮骨。
↓《民间方5.》↓
白酒姜蜜
蜂蜜克,白酒毫升,姜末20克。
将蜂蜜与白酒混合调匀,加入姜末,搅匀,贮存10日后即可饮用。
每日服1小杯。
本方具有祛湿止痛的作用,能够预防骨质疏松和风湿性关节炎。
↓《民间方6.》↓
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组成:淫羊藿10克,鹿角胶10克,肉桂10克,生地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骨碎补10克,三棱10克,水蛭10克。
用法:先泡发后煎煮,一次煎煮过后,二次煎煮,两次煎煮的药混合在一处饮用。每次煎煮的总时长不超过50分钟。将成药先后分为三等份,饭后服用最好。每次服用1份即可。
功效:本方具有补肾健脾、活血化淤作用,常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民间方7.》↓
为强化骨骼避免疏松症,适当的补钙是必要的,然而钙质摄取不当又可能造成一些器官的结石,因此一味补钙也非上上之策。本方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从最基本的固本做起,不温不火,因而对于骨骼退化者是种较为理想的选择,对于中壮年族也有强化骨骼的作用,特别是对妇女有强化造血的功能。本方是:鸡血藤9g,*芪9g,米酒半碗,g排骨,3碗水,放在锅中炖2个小时,将排骨炖烂,吃肉喝汤。1服在1天内吃完,每隔3天停1天。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只喝汤即可。服药1个疗程后,医院检查以观效果。鸡血藤又名常春油麻藤、大血藤、牛马藤,具有行血补血、通经活络及治疗风湿关节炎及月经不调之功效。
↓《民间方8.》↓
盐煮黑豆
黑豆60克,精盐适量。
黑豆加水烧沸后改小火煮熟烂,调精盐(盐要后加,否则黑豆不易煮烂)。每天早、晚分食。
滋阴补肾,活血祛淤。可辅治关节炎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