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忽视骨科术后的康复治疗,认为意义不大。其实在临床医学中,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是相辅相成的,正规的康复治疗是帮助实现手术目的、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手段。
长期制动并发症:
●骨质脱钙
●肌肉废用性萎缩
●肌张力下降
●关节活动度下降及挛缩
●血栓
●肺炎
●尿路感染
功能锻炼能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患肢消肿,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可有效防止废用性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强直、瘢痕粘连等。功能锻炼在骨科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中十分重要,以榕江县人民康复科患者膝关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为例:
患者,男,33岁。
主诉: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月
诊断:右膝关节胫骨平台、右腓骨头骨折固定术后
入院时康复专科检查及功能评定
专科检查
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右膝部及右小腿肿胀,右膝关节及小腿外侧见长约10㎝纵行手术瘢痕,皮温稍高,局部张力高,无青紫及水泡,右膝外侧压痛明显,右膝侧方挤压阳性,前后抽屉试验阴性,右下肢肢端血运好,感觉正常。
康复评定(初期.10.11)
1、肌肉力量:(正常为5级)
右下肢屈髋肌4级,外展肌3级,后伸肌群3级;伸膝肌3级,屈膝肌2级;踝背伸3级,跖屈3级;
2、关节活动情况
/p>
左膝关节(健侧):主动屈:0°~°;伸:0°~5°;
右膝关节:主动屈:0°~47°,伸:0°,被动关节屈:0°~50°,伸:0°~5°;
3、疼痛:8分(0分无痛,10分最痛);
4、步态分析:挛缩异常步态,患者不能步行
根据该患者功能评估情况,康复科治疗师们和患者共同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1、疼痛缓解:物理因子治疗
2、瘢痕软化:蜡疗
3、肌力增强: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肌群、踝关节辅助运动、抗阻训练
4、关节活动度扩大:膝关节Mulligan关节松动术
5、步态矫正:负重及平衡训练。
下面是治疗期间患者的功能变化情况:
一、科室通过给予患者
①红外线、蜡疗、超短波等物理因子在治疗20分钟/次/项,1~2次/天
②髌骨松动、膝关节动松手法15~25分钟/次,1次/天
③关节的僵硬肌肉牵伸10分钟/次,1~2次/天
④髋、膝、踝的主动和被动练习10~15分钟/次,1次/天
于.10.19康复功能评定显示疼痛减轻,VAS评分6分,右膝关节屈曲主动活动度由0°~47°——0°~78°.
二、在以上的治疗基础上,增加
①患者扶拐负重平地练习,负重从体重的10%开始,每周增加5%-10%体重;
②辅助下增加主动地膝关节弹力带阻力肌力练习,10次/组,连续3~4组,7`8组/天
.10.30康复功能评定显示右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由
0°~78°——0°~87°,膝关节屈肌群由2级——3级,患者可双拐帮助下步行治疗性米
三、继续上述的治疗,增加
①加强肌力阻力,10次/组,连续3~4组,7`8组/天;
②台阶上下负重练习,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11.18康复功能评定显示右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0°~°,被动活动度0°~°,膝关节屈曲、后伸肌群肌力4级,疼痛VAS评分4分,患者可双拐辅助下上下楼梯
四、增加给予患者
①前后、侧向跨步练习:1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②提踵练习: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③静蹲练习: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2-3组/日。④患侧单腿蹲起练习: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
.12.03康复功能评定显示右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0°~°,髋关节屈曲、后伸肌群肌力4级,外展4级,踝关节背伸、跖屈肌群4级,患者可无辅助具下独立步行
患者于.12.08出院,出院康复功能评定显示:
1、肌肉力量:
右下肢屈髋肌4级,外展肌4级,后伸肌群4级;伸膝肌3级,屈膝肌4级;踝背伸4级,跖屈4级;
2、关节活动情况
/p>
右膝关节:主动屈曲:0°~°,伸直:0°
3、疼痛:2分;
4、步态分析:异常步态明显减轻,患者可在不辅助具下独立步行
通过院后回访患者,可下蹲起身自由,独立社区性步行
通过该患者的康复过程,患者从坐轮椅入院、独立步行出院,我想你应该了解到康复的重要性了,不要再怀有那些错误的术后观念,很多术后的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对功能康复锻炼缺乏认知,认为手术后只需要制动、静养,只要“骨头长好”,就万事大吉,殊不知,骨骼、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骨折后骨骼、肌肉、神经控制功能的协调一致是人体恢复运动能力的保证。
总之,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和早期护理,是一定要重视起来滴。
护理建议收藏!!!
文字编辑:魏磊吴萍
图片采集:穆富前
审核:张呈权
康复咨询电话-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