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疾病是指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被扰乱或发生异常的现象。它是由于外界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机体自身反应所致。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原因
1.致病性刺激
2.缺乏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3.机体本身的改变
二、条件
1、机体自身条件(种类、年龄、性别、健康状况)
2、外界环境条件(气候、水质、饲养管理、生物区系等)
三、疾病种类:
根据感染情况划分
1.单纯感染
2.混合感染
3.原发性感染
4.继发性感染
5.再感染:感染发生在原发性感染基础上,即病原侵入在原已是病体的机体上者。
根据症状划分
1.局部性感染2.全身性感染
根据病程的性质划分
1.急性型
病程迅速,由数天到1-2周,
2.亚急性型
病程稍长,为2-6周,该病的典型症状得及发展起来。
3.慢性型
病程较上述的长,可延长到数月或几年,
四、疾病的经过和结局经过
1.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到出现最初症
2.前驱期: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这一段时间
3.充分发展期: 在前驱期之后,疾病出现全部典型症状的时期,机体有明显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结局
1、完全康复:防疫机能的增强、免疫的形成、受损组织的修复、机能的代偿和代谢的调节。
2、不完全康复(有后遗症)
3、死亡
第二节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
一、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萎缩(二)、变性(三)、坏死
二、适应与修复
(一)、代偿(二)、修复
三、循环障碍
(一)、血液循环障碍(充血、贫血、出血、败血症、血栓、血管内凝血)
(二)、组织间液循环障碍(水肿、积水)
四、炎症
(一)、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变性、渗出、增生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炎症的主要症状红、肿、热、疼、机能改变
五、肿瘤
一、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萎缩
萎缩是指正常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因疾病原因,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导致组织,器官,细胞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
1、萎缩的原因及类型
1)生理性萎缩
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代谢过程逐渐降低所发生的萎缩。
2)病理性萎缩
指因疾病原因导致的萎缩,与年龄无关
a、营养不良性萎缩
b、神经性萎缩
c、废用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例:草鱼绦虫病
2、萎缩的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
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边缘及管壁变薄,质地变硬,有时产生皱缩。
3、萎缩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萎缩是一种可恢复性过程,病因消除后,萎缩即可逐渐恢复。
例:“养抑制鱼”的意义
2)萎缩若发生在重要器官,且萎缩的程度严重,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例:脑萎缩、心萎缩等
3)萎缩的本质是机体对不良环境的一种反应,因此,它有利于在不良环境中维持生命活动。
例:“小萝卜头”
(二)、变性
变性因病理因素导致组织或细胞发生生理生化性质的改变。其本质是物质代谢异常。变性会导致组织、细胞功能的降低,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和细胞的死亡,但一般情况下,当病因除去,多数可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常见变性有9种:
1)颗粒样变性;2)水样变性;3)脂肪变性;4)纤维素样变性;5)透明变性;6)淀粉样变性;7)黏液样变性;8)色素沉着;9)病理性钙化。
(三)、坏死
生活机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叫坏死,大多数坏死都是在萎缩、变性基础发展而来,坏死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1.原因和发病机理
1)正常生理性坏死
2)病理性坏死----疾病因素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3)坏疽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溶解吸收:
2)分离脱落
3)机化:坏死组织被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所取代,最后变成纤维疤痕。(血栓机化)
4)包裹和钙化
二、适应与修复
(一)、代偿
代偿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体内出现代谢机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部分的代谢,结构改变,或功能加强来代替、补偿病变器官功能的过程。
例:大出血时会出现下列代偿过程:心跳加快,全身多数器官的小血管收缩,以保证与生命攸关的脑和心的血液供应。
1.代偿的形式:
1)代谢性代偿----用改变物质代谢的方式适应机体新情况的一种代偿。
例:饥饿的动物,降低能量水平,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等其他能源物质来满足生理需求。
2)机能性代偿----用机能加强来实现代偿(最常见)
例:一个肾出了问题,则另一个肾的功能会自动加强
3)结构性代偿----指机体在机能加强的基础上伴发形态结构的变化来实现代偿。
例:长期浮头的鱼出现下颌延长的现象
(二)、修复
1、再生----机体内死亡的细胞和组织可以健康细胞的新生而修复,这种细胞的新生叫再生。是生物进化中获得的适应。
1)再生的类型:
a、生理性再生----指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再生,它表现为衰老和消耗的细胞不断被新生的细胞所补偿例:表皮细胞的再生
b、病理性再生----指在病理状态下,机体修复病理性损伤的一种再生现象。又分为:完全再生(如:鳞片的再生),和不完全再生(如:尾鳍的再生)
2)影响再生的因素:
a进化程度:一般越低等的动物再生能力越强。
b细胞分化程度:一般分化越高,再生能力越弱。
c个体发育:年幼的动物的再生能力较强,年老的动物再生能力较弱;
d机体状况:营养,内分泌及血液循环状况等。
3)各种组织的再生:
a不稳定型细胞的再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衰老或脱落,同时又不断地分裂增殖以补充其消耗的细胞,它们再生能力非常强;如:表皮细胞、血细胞
b稳定型细胞的再生----一般情况下不再生,一旦受到损伤或刺激即可再生;如:腺上皮,血管,软骨等
c固定型细胞的再生----再生能力非常弱,损伤后一般不能完全再生;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
2、创伤愈合
----指各种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可分为:
1)直接愈合(第一期愈合):损伤轻微时,可由创面双方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使损伤闭合,愈合后外观上几乎不留痕迹。
2)间接愈合(第二期愈合):因损伤面过大,伴发感染等,这种愈合过程经过时间较长,且较复杂,愈合后会留下较大的疤痕。
3、机化
----坏死组织,炎症渗出物,血凝块和血栓等病理性产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所取代的过程叫机化。
4、钙化
----指组织的钙盐析出和沉着的过程;例:骨、软骨、指甲
5、组织改建与化生
1)组织改建----病理状态下,组织结构因所处环境条件与机能要求的改变而发生具有适应意义的改变,称组织改建。例:肿瘤上的血管网的分布
2)化生----成熟组织在环境条件与机能要求改变的情况下,完全改变其机能和形态特征的过程。又分为:
a直接化生----不经过细胞的增生而直接转变成另一种组织的类型;
例:结缔组织转化成骨组织
b间接化生----通过细胞的增生形成不成熟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另一种组织(最常见)
例:柱状上皮化生为覆层鳞状上皮
三、循环障碍
分为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间液循环障碍
(一)血液循环障碍
可分为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或血液本身状态的改变造成的波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某些器官或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的症状有:
1、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超过正常。分为:
1)动脉性充血----由动脉流入的血液过多,而静脉流出的血量正常,致使该器官或组织含血量超过正常。由于它发生的原因是由小动脉扩张引起,故又叫主动性充血。这种充血发生得快,消失得也快,故属于急性充血。
动脉性充血
a原因和类型:
*生理性充血----器官、组织活动增强引起的充血;如:脸红、生殖器充血、进食后的胃肠充血、运动后机体充血。
*病理性充血----因疾病导致的充血,如:炎症,减压后充血,侧枝性充血
b发病机理:受到神经系统控制
c病理变化:局部小动脉扩张,充血,开放的毛细血管增多,血流速度加快,血液富含氧气,所以,该器官组织呈现鲜红色,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机能增强等。
d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是机体的防御、适应反应
*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一方面可带进更多的氧气,营养物质,血细胞和抗体,另一方面可将病理产物迅速排除,对消除病因和恢复组织有积极作用。例:刮痧
*充血时间太久,则可能产生淤血,血流停止,水肿,出血等危害。
2)静脉性充血(淤血,被动性充血)----由于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毛细血管内,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的含血量增加。静脉性充血常常是缓慢发生,持续时间长,所以属于慢性充血。
a、原因:*静脉受压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如:肿瘤压迫)**静脉腔内受阻(如:血栓,静脉内膜炎引起内膜增生等)
b、病理变化:淤血组织呈现暗红色或蓝紫色,体积肿大,机能减退,严重时可引起出血。
c、对机体的影响:影响一般较动脉充血严重,淤血对机体的影响会因淤血时间的长短,淤血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短时间的淤血可以消退,若时间太长,则会出现淤血性水肿,出血,还可使实质性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还可使器官变硬,血栓形成等。
2、局部贫血(局部缺血)----机体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少于正常。
1)原因:主要因局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可归为3类
a、动脉痉挛:血管因神经兴奋而发生强烈收缩,造成管腔持续狭窄;诱发因素:低温、外伤、化学物质、*素、疼痛等。
b、动脉阻塞:中小动脉管壁因病(如:慢性小动脉炎、小动脉硬化)增厚,或血栓所阻塞。
c、动脉压迫性:如肿瘤,异物,疤痕,积液,动脉结扎及扭曲等引起。
3、梗死----由于血管阻塞,局部组织因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4、出血----血液从血管内或心脏内流出的现象(流到体外、体腔、或组织间隙)
1)原因:血管壁被破坏,可分为:
a、破裂性出血:外伤,炎症,肿瘤侵蚀等
b、渗出性出血:因血管同透性增高,红细胞漏出血管外
2)病理变化与结局
a、病理变化:动脉破裂性出血,血肿
毛细血管出血,形成出血点或血斑
b、结局:小量出血可被吞噬细胞吞噬,运走,不留痕迹
大量出血的出血灶将被肉芽取代,并形成疤痕
3)对机体的影响:
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和时间
例:脑溢血,颈总动脉出血
5、血栓的形成
心脏或血管内,由于血液成分发生析出,凝集和凝固,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即血管内有固体物质生成的现象。
1)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a、心血管内膜损伤:多见于炎症及管壁的机械性刺激,使管壁内膜及内膜上的抗凝血酶受到破坏。
b、血流状态改变:血流缓慢,不规则,停止等,使正常情况下“轴流(含有型成分)”及“边流”的界限消失,血栓细胞将有机会黏附在血管壁上,同时血栓细胞产生的凝血因子,也因血流缓慢而不不易被冲走和稀释。
c、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使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易于形成血栓。
2)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细胞在局部黏附堆积血栓进一步生长血栓完全形成并阻塞血管
3)血栓的结局:
a、溶解、吸收或软化(酶作用)
b、机化和再通
机化---长出肉芽组织,逐渐浸入血栓,并取代之
再通---机化的同时,形成一些新的毛细血管使血管重新连通。
c、钙化:钙盐沉着形成血管石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坏处:血液循环障碍,在脑等重要器官会造成严重后果
有益处:止血,动脉瘤内及炎症周围的血栓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病理因素作用下,许多器官和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形成由纤维素和血栓细胞构成的微血栓。
7、栓塞
由异常物体随血流进入较小血管,并阻塞在这些分支血管中。栓塞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栓塞:脱落的血栓,气泡(气泡病),脂滴,细胞群,组织碎片,寄生虫(如:血居吸虫),虫卵,细菌团块,异物等
(二)组织间液循环障碍
组织间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水肿和积水
1、组织间循环障碍的表现:
水肿----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内异常增多
积水----组织间液在胸腔,腹腔,心腔,脑室内异常增多
2、发生机理: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组织中,组织间液渗透压提高,吸水
病因: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缺氧,代谢废物积累,*素等;
例:吃有*蘑菇导致人水肿
2)组织分解代谢加剧导致组织渗透压提高;病因有炎症,缺氧等。
3)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间液渗透压相对提高;病因:营养长期不足,消化道吸收障碍,肝功能不权导致合成蛋白减少,肾功能不全(肾盂肾炎)导致蛋白排除过多
4)静脉压升高:病因:淤血
5)淋巴回流受阻
四、炎症
炎症:是机体对损害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五大症状,同时还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特异抗体形成等。
(一)引起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损伤:高温(烫伤),低温(冻伤),放射性损伤,电极等
2、化学性损伤:
a、外原性:强酸,强碱,*素等
b、内原性:代谢产物,分解产物等
3、机械性损伤:创伤,挤压,刀伤,咬伤等
4、生物致炎因子:细菌,病*,支原体,立克次体,霉菌,螺旋体,寄生虫等
5、某些免疫反应(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组织损伤
(二)机体对炎症的作用
1、不同的生物对致炎因子的感受性,反应性,抵抗力是不同的;
例:出血病病*不会引起白鲢发病
(三)炎症的局部病理变化:
1、变质----组织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2、渗出----炎症时,血液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从血管内逸出的过程,可分为:
a、炎性充血----致炎因子刺激神经导致血管痉挛,随即发生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生产充血。
属于动脉性充血,时间不长,随即转变成静脉性充血,病灶部位由红变暗。
例:红肿包,青包
b、炎性渗出----渗出物有液体、细胞、炎症介质。
3、增生----即细胞增生,它是对病灶和组织缺损起修补作用,对机体有利,是一种防御反应。
变质,渗出,增生三种基本病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杂的炎症反应。
(四)炎症的类型:
1、按时间分:
a急性炎症
b慢性炎症
c亚急性炎症
2、按病理变化分:
a变质性炎症----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
b渗出性炎症----渗出为主要特征(如:竖鳞病)
c化脓性炎症----化脓为主要特征(如:脓包)
d出血性炎症----(如:草鱼肠炎)
e增生性炎症----(如:肾小球肾炎
(六)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1、痊愈:
1)完全痊愈
2)不完全痊愈
2、迁延不愈或转变为慢性
*急性肝炎变成慢性肝炎
*急性肾炎变成慢性肾炎
3、蔓延扩散----通过淋巴道,血管,波及周围脏器,甚至到全身,引起*血症,败血症,甚至死亡
五、肿瘤
(五)鱼类常见肿瘤1、来源于上皮组织的肿瘤
1)乳头状瘤
一般发生于眼部,口部及体侧海淡水鱼均有报道,鲽,鳗类较常见
2)肝细胞瘤
症状:腹部膨大,肝肿大,肝表面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或区域。
主要见于鲑科鱼类
病因:可由*曲霉等致癌物质引起
2、来源于非淋巴造血间叶组织的肿瘤:
1)纤维瘤和纤维肌瘤
表现为躯干、头部、鳍条表面的隆起。
2)软骨瘤
鱼中不常见
3)脂肪瘤
见于皮下组织、肝脏及肠系膜等;质软,呈油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