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个小姑娘在外工作2年,回到家后发现父亲矮了一些。好奇之下给父亲量一下身高,足足少了5厘米。
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重度骨质疏松的“锅”。调查显示年中国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有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有人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经常提起却不甚了解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可分为I型和II型。
其中I型主要是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多由于进入老年后卵巢功能衰减,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致。
II型也称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某些疾病导致骨代谢异常引发的骨质疏松症,咱们主要讲一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与内分泌紊乱,钙吸收不良和废用有关。目前认为骨质的生长代谢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比如:
1.人体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下降。
2.体内钙和维生素C、D及蛋白质缺乏。
3.长期限制活动对骨骼的机械性刺激减弱。
4.老年人户外活动较少,日光浴机会减少。
临床表现:
1.疼痛
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特点就是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或轻度外伤后加重,肩关节疼痛和足跟痛也常见。
2.身长缩短,畸形
当骨质疏松时,椎体内部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疏松而脆弱椎体受压,导致椎体缩短,从而导致身长缩短。此外,身长缩短也可由驼背畸形导致,胡坐高与身长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
3.骨折
其特点是无外力或轻度的外力作用下均可发生骨折,骨折好发于胸腰椎,桡骨远端和股骨的近端。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脊椎后凸,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特别是老年人本就肺功能下降,如果再加上骨质疏松症所致的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1.健康教育
对老年人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老年妇女更应该重点照顾。避免诱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绝经过早,活动过少,吸烟,酗酒,长期低钙饮食,高盐饮食等。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以便早期预防。
2注意饮食营养
(1)摄入足量的钙,建议钙的供量每天1mg-1.5mg。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蛋类,谷类,豆制品,绿色蔬菜,鱼,虾,紫菜,海带。睡前补充钙,喝一杯牛乳效果较好。
(2)注意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增加钙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及蛋黄中含有维生素D,牛乳含有乳糖,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应积极摄入。
(3)注意烹调方式,菠菜,苋菜等蔬菜,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钙的吸收,需要将这些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滤去水再烹调。
(4)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3.坚持体育锻炼
进行有氧运动,包括走路,奔跑,跳舞等。该项运动能产生多方面的张力作用于整个骨结构,因而有效的增加骨强度。
4.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量饮酒,吸烟,挑食,熬夜。另外骨头汤并不能对补钙有什么帮助,反而脂肪的摄入增多。
5.及时就医
发现有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自己很难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所以就医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最安全。
#生命召集令超能团##生机大会##清风计划#